練琴的時間都是哪來的?
經常會有家長在抱怨,孩子沒有時間練鋼琴。時間都去哪了?
不是沒有時間練琴,而是你認為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所以練琴就靠邊了。
練琴時間從哪里來,這不僅是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,更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。
對于學習鋼琴的目標定位,是讓孩子能夠用鋼琴這件工具去體驗音樂文化經典,而不是會彈幾個小曲顯擺。
根據這個基本價值定位,鋼琴的學習需要引導孩子學會學習,將來才能離開老師繼續獨立完成自己心靈的音樂之旅。
我們的學校教育講究“平均分至上”。這種“平均分至上”的教育生態,使得老師把所有的教育行為的起點定在學習能力較弱的那10-20%的學生,必須讓他們考到90分以上,“平均分”才會高。好學生的提升限度太小了,不值得關注。
所以,好學生都被耽誤了,從學習主動性、創新性到綜合性,都沒有得到完整系統的開發。
現今學校課程讓我們感到吃力的主要原因是:我們過于計較95分與98分的區別。我保證,少做幾道題,多練一會琴,孩子的成績絕不會“塌”下來。
比起多做兩道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、學習意愿、學習方法。而這些東西是學校難以培養的,只能靠家長細細研究。
沒有時間練琴,可能只是你認為那些具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僅僅是課外的附加活動,可有可無而已。
練琴時間從哪里來?來自你的價值觀。